教育部印发 2022 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,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变化?

   2023-09-09 09:29:44 10
核心提示:​目录“新课标”,就是指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,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(除了语数英等主课外,连艺术、劳动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课标)。为什么大家都在讨论新课标?因为孩子们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10年、20年才会修改一次!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,而课程方案则可以追
目录

“新课标”,就是指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,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(除了语数英等主课外,连艺术、劳动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课标)。

为什么大家都在讨论新课标?因为孩子们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10年、20年才会修改一次!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,而课程方案则可以追溯到2001年。即将从今年9月份开始实施的新课标,将决定我国今后10年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规划。

作为一个二胎老母亲,大宝明年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,我对这个教育大事件自然是十分关注的。在仔细阅读了新课标原文件后,我还特意请教了身边任中小学教师的朋友们。这里把我掌握的信息梳理一下分享给大家,特别是我会对1~2年级(英语3~4年级)这个阶段的学习做着重解读,希望可以帮助到屏幕前的一部分家长朋友们。

各科目安排总览

最近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这张《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级总课时比例》图,这张图比较一目了然,大家都能看得懂。

2022年新版课程方案

但很多人据此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,认为英语在主要三科里总课时比例最低,这表明英语的地位进一步降低,不再那么重要了!果真如此吗?

大家仔细看表格上每个学科开始的时间就知道,英语课程是从小学三年级才开始的,这自然就比语文和数学的占比低一些了。事实上,语数英三科的课时占比和2001年旧版的课程方案是一模一样的,根本没有变化!

2001年旧版课程方案

再仔细研读一下具体的英语课程标准,大家就会发现新课标对词汇量的要求更高了,阅读写作的要求增多了,未来的考题只会更灵活、更注重能力的考察、难度上限会更高。

所以仅以课时少就判定英语的重要性被削弱了、英语地位下降了,这就容易误导广大学生和家长了。

九年义务教育的总课时较以前也没有改变,仍为9522课时,各科目的比例大致如下图所示:

新课标各科目占九年总课时比例饼状图

大家可以看到“副课”方面一些重要的变化:

艺术课占比10%,一至七年级仍以音乐、美术为主线,同时融入舞蹈、戏剧、影视等更丰富的内容,八、九年级则开设艺术选项,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。劳动和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,形成单独一门课程,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。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占比也很大,并且提前到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。

这些都表明多年以来的“素质教育”真的不是喊喊口号而已,在新课标中,我们的教育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,孩子的体能发展、艺术审美、实践能力等都非常重要。

接下来,我们再来具体看看各个科目的变化~

语文课程标准

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,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。

语文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,但新课标在识字量、课外阅读量、古诗文背诵篇目等方面并没有量的增加,主要变化体现在学习顺序、具体内容、能力要求等方面。

以小学1~2年级为例,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有四大方面:识字与写字、阅读与鉴赏、表达与交流,以及梳理与探究。

1) 识字与写字

大家可以看到,新版中把“学会汉语拼音”排在了“用硬笔写字”的前面,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相差无几。新课标还对高年级的小学生要求每周都要安排书法课,以提高孩子的书写水平。所以,识字、拼音、书写,一定是小学语文的基石。

关于幼儿识字教育,我此前分享过自己的一些心得,大家可以戳链接查阅:

2) 阅读与鉴赏

新课标将“阅读”调整为“阅读与鉴赏”,多了“鉴赏”二字自然是在强调除了积累阅读量之外,还要注重阅读感受与表达。这部分最大的变化在于提出让1~2年级的孩子尝试阅读整本书,并用自己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这本书,这就对孩子的阅读能力做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关于如何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,我曾分享过一些小技巧,欢迎查阅:

3) 表达与交流

在旧版中,这部分是分成了“写话”和“口语交际”两个板块,并且“说话”是排在“写话”后面的;而在新版中则把“说”的能力排在了“写”之前,先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能力,再去把自己想说的、听到的生动规范地写下来,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调整确实更加符合逻辑。

4) 梳理与探究

旧版的“综合性学习”升级为新版的“梳理与探究”,新增了“观察字形,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”要求,这就说明孩子一定要灵活学习汉字,真正理解汉字的意义、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,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。

5) 课外读物

在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,做了少量的删改,更重要的是将科普科幻类作品单独罗列出来了,鼓励孩子阅读《十万个为什么》、《海底两万里》等科学读物。前面也讲到了“科学”这门科目提到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,足见教育部对孩子这部分能力的重视。“科技强国”要从娃娃抓起。

数学课程标准

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、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新课标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,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4个学段,在“六三”学制中,1~2年级为第一学段,3~4年级为第二学段,5~6年级为第三学段,7~9年级为第四学段。每一学段都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。而在旧课标中,九年仅被划分了3个学段,分别为1~3年级,4~6年级,7~9年级。

除了学段划分更加精准外,我还注意到新课标在数学科目中尤其强调了“幼小衔接”的重要性:

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入学适应期,利用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活动经验,通过具体形象、生动活泼的活动发过誓学习简单的数学内容。

在小学部分1~2年级的教学提示中,也专门写道:

第一学段是学生进入小学学习的开始,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形成的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,遵循本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,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活动,更好地完成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的学习过渡。

这里仍以小学1~2年级为例,我们看看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核心知识点:

点击查看原图

在了解这些后,大家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前儿童做一些数学启蒙。关于幼儿数学启蒙,我曾写过一篇相关回答,欢迎查阅:

新旧课标里对孩子在初中毕业时所达到的基本数学能力要求差不多,但是新课标更注重创新和应用能力,突出数学抽象、逻辑思维、数学建模、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的培养。

从北京小学数学老师那里我也了解到,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“数学阅读题”已经让大家感受到数学题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,比如将数学题与时政热点或历史事件相结合,考察孩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英语课程标准

很多家长(可能是当年被英语拖后腿的)质疑说我们国家强大了,为什么还这么重视英语这个科目,它不就是个交流工具吗?其实教育部课标里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解释:

英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,也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,对中国走向世界、世界了解中国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。

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,比较文化一同,汲取文化精华,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,学会客观、理性看待世界,树立国际视野,涵养家国情怀,坚定文化自信,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为学生终生学习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。

所以,不要再怀疑学习英语的重要性,新课标也完全没有降低对孩子英语能力的要求!

在旧课标中,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内容被分为5个等级,而新课标将课程内容减少为3个等级,但每个等级后面都有个“+”级别,这是啥意思呢?

首先从5级减少到3级,意味着每一级别难度坡度会更大;而“+”级别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选择,这也就意味新课标之后的考试难度的上限可能会提高,学生们之间成绩落差可能会更大。旧课标规定初中毕业时学生应掌握1600个词汇量,而新课标最高要求是2000个,这多出来的400个就是出现在“三级+”级别中。

在一级语言技能内容要求中,“+”级别有更高的标准

但是幼、小童家长们也不用感到害怕,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还是比较轻松的!尤其是3~4年级的一级阶段都是一些基础要求,到6年级小学毕业也只要掌握500个左右的单词。我整理了一份新课标3~4年级英语知识内容汇总图,给大家做个参考:

点击查看原图

关于幼儿英语启蒙和6岁以后大童学习英语我之前都做过分享,欢迎查阅:

其他课程标准

新课标增添了两门以前没有的课程,分别是劳动和信息科技。

劳动课从一年级开始学,并且在每个年龄段都给出了具体的实操建议。尤其是在“烹饪帮厨”方面的要求,前阵子在网上引起了一波讨论热度。我个人认为“烹饪”作为一项生活技能,还是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习和掌握的,也希望家长朋友们可以真正带领孩子去体验烹饪的乐趣,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学校任务。

信息科技课则极具时代感。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就应该了解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的隐私与安全了,高年级的孩子需要学习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互联网、数字化、无人机等。

课时占比达11%的体育课内容也丰富了不少,课程体系更加完善,不仅增加了对孩子体能和专项运动的要求,还有跨学科主题学习。

其中6大专项运动技能具体是指:

球类运动:足球、篮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网球等;田径类运动:100米跑、跳远、掷实心球、跳高等;体操类运动:技巧运动(前滚翻、后滚翻、侧手翻、倒立等)、低单杠运动、韵律操等;水上或冰雪类运动:速度滑冰高山滑雪、蛙泳、仰泳等;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:中国式摔跤、长舞、舞龙、太极拳赛龙舟、毽球等;新兴体育类运动:轮滑、定向运动、花样跳绳、登山、攀岩、跆拳道等。

还有从一年级就要开始学习的科学以及综合实践课,将小学的科学知识和初中的理化生课程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,;艺术课也不再只是音乐与美术课了,而是包含音乐、美术、舞蹈、戏剧(含戏曲)、影视(含数字媒体艺术)在内的课程体系,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活动、丰富审美体验、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。

针对课标变化,家长需要做什么?

作为一个正要着手为孩子做幼小衔接的家长,我很开心地看到在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中加强了学段衔接,更加合理地设计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,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转变:

除了小学低年级会主动“附身”去拥抱刚入学的孩子,幼儿园大班也会尽力“托举”,帮助幼儿在生活习惯、学习能力、心理素质、知识积累等方面做好衔接。这和“双减”的理念是一致的,即把幼小衔接的压力从家长身上转移到学校方面,让我们家长也松口气。所以家长朋友们,切勿因为急功近利、盲目攀比之心再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文化课知识了。

当然不做超前学习并不意味着“放手不管”!孩子的大语文积累、数学思维启蒙、英语启蒙、绘本阅读、兴趣爱好培养、户外探索等都是非常重要的。我们的家庭教育环境应当是轻松活泼的,不要再用老一套“死记硬背”的机械方式破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,而要注重孩子综合的、跨学科能力的培养。

我们国家教育改革的目标一致都是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素质,我们在新课标的课程设置上也欣然地看到体育、艺术、科学、信息技术、劳动等学科的地位得到了提升,这对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。教育的本质就是“树人”,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国家与小家的合力培养下可以真正成为“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”的时代新人,这不是一句口号,这是信念、是目标、是希冀、是祝福!写到这里真的有点小激动~

新课标将从今年9月实施,教材之后自然也会跟着改变,但目前已经上了小学和今年9月上小学的孩子还是用旧教材。新课标的推进将从一年级开始逐年推进,这是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。家长们也不必焦虑,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可以看看新课标原文档,网页上或公众号里都能搜索到,相信学校也会召开家长会讲解相关的内容。

无论如何,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,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变化和未知,多些信心和勇气,和孩子一起解决难题,为他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~

我是禾果妈妈,90后十项全能二胎妈妈,英国曼大理学硕士,知乎母婴盐究员,2021年新知答主,儿童教育母婴用品话题下的优秀答主,家有高颜值小姐弟~ 欢迎关注@禾果妈妈暖心说,学习育儿知识,分享亲子故事~
 
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标签: sdf

免责声明: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在线
客服

在线客服服务时间:8:30-5:30

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:

客服
热线

微信
客服

微信客服
顶部